日前,南京博物院與新加坡合作成立了派拉綸文物保護實驗室,經過實驗室特殊處理后,文物可增壽萬年以上。
南京博物院文保所龔所長告訴記者,這種文物保護技術稱做“真空鍍膜技術”,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專門使用在航空航天設備上的。1993年國內使用此項技術在古代書籍的維護上,后經南京博物院申請后,于1994年將此種技術研究成果適用于古代文物的保護上。在1995年曾為上海博物館的一件古代魚皮衣服做過“保護”。此次與新加坡合作,主要是中方提供技術,新方提供設備,而這種以成立實驗室來進行文物的保護,在世界仍屬s*創。
“真空鍍膜技術”適用于任何質地的文物,尤其對質地特別脆弱的文物,效果z*好。龔所長介紹說,如果“膜”的厚度控制得好,無論從手感還是外觀上都看不出有任何痕跡。而經過派拉綸文物保護實驗室的研究結果證明:該項技術可使文物的“壽命”z*長延長到13萬年以上。目前,派拉綸文物保護實驗室已經s*批“回爐”了幾十件文物,一天半時間就可以完成一件文物的“回爐”。至于“回爐”文物的成本,龔所長說,還是一般文物保護單位可以承擔得起的。現在,實驗室已進入實用階段,將以成本價為各地文物保護單位提供服務。目前派拉綸文物保護實驗室暫時不考慮為個人收藏的文物提供該項服務。